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論語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別集類
正史類
政書類
史評類
載記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四十斤
有司其存耆耋恤幼孤惠鳏寡称朕意焉
八年十月丙子临辟雍养三老五更
文献通考安帝以鲁丕为三老又以 李充
为三老杨统
位至光禄大夫为国三老灵帝以袁逢为三老赐以玉杖
 谯周五经然否论汉中兴定礼仪群臣欲令三老答 (第 2b 页)
 借使也前汉文帝纪假借纳用(又释名草履曰不借注言贱易有各自置不假借也)又设辞诗大雅借曰未知亦既抱子 

又与藉耤通(又与假通 后汉李充
传无所借借注下音假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𡘋资昔切音积义同)本作借隶省 

(作借别作借)(广韵许维切 (第 41a 页)
 筴播精注简米曰精(又精绝国名水经注南河又东经精绝国前汉西域传精绝国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馀里)又棈 
(庐精舍前汉儒林传论精庐暂建注精庐讲读之舍后 汉李充
传充立精舍讲授)又广东新语猺之渠帅号曰精夫 又韵 
 会同睛(又鸟名与鶄通司马相如上林赋交精旋目注交 (第 77b 页)
阙)崔豹注十卷(字正熊燕国人晋/尚书左中兵郎) 李充
集注十卷(东晋/人)
孙绰集注十卷(字兴公太原人东晋/廷尉卿长乐亭侯)盈氏注十卷(不详/何人)
孟整 (第 37a 页)
 按尚书疏郑玄云尚书上也尊而重之若天书然盖
 玄依书纬以尚字是孔子所加故书赞曰孔子乃尊
 而命之曰尚书璿玑钤云因而谓之书加尚以尊之
 洞冥记云 李充
冯翊人自言三百岁从始皇发会稽
 望江海少好学为博士门徒万人伏生时年十岁乃
 就充石壁中受尚书以口传授 (第 8a 页)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
厌之注孔曰旧以南子者卫灵公夫人淫乱而灵公惑
之孔子见之者欲因以说灵公使行治道矢誓也子路
不说故夫子誓之行道既非妇人之事而弟子不说与
之咒誓义可疑焉音义(不说之说音悦注同矢孔郑缪播皆云矢誓也蔡谟云矢陈也
否郑缪方有反不也王弼
李充
备鄙反厌于琰反塞也又于艳反以说之说始锐反治直吏反)(正义曰此 (第 15a 页)
  子不语怪力乱神注王曰怪怪异也力谓若奡荡舟乌
获举千钧之属乱谓臣弑君子弑父神谓鬼神之事或
无益于教化或所不忍言音义(奡五报反荡吐浪反弑音试下同)(正义
曰此章记夫子为教不道无益之事怪怪异也力谓若奡荡舟乌获举千钧之属也乱谓臣弑君子弑父也神
谓鬼神之事或无益于教化或所不忍言也
李充
曰力不由理斯怪力也神不由正斯乱神也怪力乱神有与
于邪无益于教故不言也注乌获举千钧○正义曰乌获古之有力 (第 11a 页)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注包曰知能
及治其官而仁不能守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
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注包曰不严以临之则民不
敬从其上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
善也注王曰动必以礼然后善音义(知音智注及下同涖音利又音类下

同)
(正义曰此章论居官临民之法也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者得位由知守位在仁
若人知能及治其官而仁不能守虽得禄位必将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者庄严也涖
临也言虽知及其官仁能守位不严以临之则民不敬从其上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
也者言动必以礼然后善
李充
云夫知及以得其失也荡仁守以静其失也宽庄涖以威其失也猛故必须礼
然后和之以礼制知则精而不荡以礼辅仁则温 (第 14a 页)
晋散骑常侍不拜阳城亭侯)卫瓘注八卷(少二卷末)
(明帝补阙)崔豹注十卷(字正熊燕国人晋尚书左中兵郎) 李充
集注十卷(东晋)
(人)孙绰集注十卷(字兴公太原人东晋廷尉卿长乐亭侯)盈氏注十卷(不详)
(何人)(第 28b 页)
  妖蛊妖冶也 文𨕖傅毅舞赋貌嫽妙以妖蛊兮张衡
西京赋妖蛊艳夫即妖冶也马融广成颂田开古蛊
注蛊与冶通蛊音冶盖古少家麻音故冶读如蛊犹
榭之为序迓之为御也


  下借假借也 后汉书独行 李充
傅大将军邓骘贵戚
倾时无所下借注下音假即假借也

  庼写倾泻也 杨君石门碑下则入□庼写庼即倾写
(第 45a 页)
  晋江夏太守陈国袁宏字叔度

  晋著作郎济阳江淳字思俊

  晋抚军长史蔡系字子叔

  晋中书郎江夏 李充
字弘度

  晋廷尉太原孙绰字兴公

  晋散骑常侍陈留周坏字道夷 (第 8b 页)
 注苞氏曰同门曰朋也 郑玄注司徒云同师为朋同志为友然何集注皆呼人名唯苞独云氏者苞名咸
何家讳咸故不言也 注愠怒至之也 就注乃得两通而于后释为便也故 李充
云愠怒也君子忠恕诲又
不倦何怒之有乎明夫学者始于时习中于讲肆终于教授者也凡注无姓名者皆是何平叔语也)
…… (第 3b 页)
勿惮改者勿犹莫也惮难也友主切磋若有过失者当更相諌诤莫难改也一
云若结友过误不得善人则改易之莫难之也故 李充
云若友失其人改之为贵也 注孔安国曰固蔽也
侃案孔训固为蔽蔽犹当也言人既不能敢重纵学亦不能当道理也犹诗 …… (第 11a 页)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也患已不知人也注王肃曰但
患已之无能知也疏(子曰至人也 世人多言已有才而不为人所知故孔子解抑之也
言不患人不知已但患已不知人耳故
李充
云凡人之情多轻易于知人而怨人不知已故抑引之教兴乎此 …… (第 17a 页)
耳顺也故王弼云耳顺言心识任闻前也孙绰云耳顺者废听之理也朗然自
玄悟不复役而后得所谓不识不知从帝之则也 李充
云耳顺者听先王之法言则知先王之德行从帝之则 …… (第 20a 页)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故虽复放纵心意而不踰越于法度也所以不说八十者孔子唯寿七十三也说
此语之时当在七十后也 李充
曰圣人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所以接世軓物者曷尝不诱之以形器乎黜独化
之迹同盈虚之质勉夫童蒙而志乎学学十五载 (第 20b 页)
射虽多算当犹自酌酒以饮少算不敢自高是君子之所争也故云君子之所争也然
释此者云于射无争非今所安聊复记之 李充
曰君子谦卑以自收后己先人受劳辞逸未始非让何争之有
乎射艺竞中以明能否而处心无措者胜负若一由此观之愈知 …… (第 7a 页)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注孔安国曰乐而不至
淫哀而不至伤言其和也疏(子曰至不伤 云关雎乐而不淫者关雎者即毛诗
之初篇也时人不知关雎之义而横生非毁或言其淫或言其伤故孔子解之也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是
共为政风之美耳非为淫也故云乐而不淫也故江熙云乐在得淑女疑于为色所乐者德故有乐而无淫也
李充
曰关雎之兴乐得淑女以配君子乐在进贤不淫其色是乐而不淫也云哀而不伤者关雎之诗自是
哀思窈窕思贤才故耳而 (第 17a 页)
无伤善之心故云哀而不伤也故 李充
曰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是哀而不 …… (第 17a 页)
至后也 此注亦得为向者之解也又一家云三语并讥宰我也故 李充
曰成事不说而哀衅成矣遂事不谏
而哀谬遂矣既往不咎而哀政往矣斯似讥宰我而实以广道消之慨盛德衰之叹言不咎 (第 19a 页)
者咎之深也案
说是三事并诫宰我无令后日复行也然成遂往及说谏咎之六字先后之次相配之旨未都可见师说云
成是其事自初成之 …… (第 19a 页)
匡齐不用兵车而今谓为小又有此失者管仲中人宁得图足是故虽有仁功犹不免此失也 李充
曰齐桓隆
霸王之业管仲成一匡之功免生民于左衽岂小也哉然苟非大才者则有偏失好内极奢桓公之病也管生
方恢 …… (第 21a 页)
者亦不恶之好仁恶不仁我未睹其人也云好仁者无以尚之者尚犹如胜也
言若好仁者则为德之上无复德可加胜此也故 李充
曰所好唯仁无物以尚之也云恶不仁者其为仁矣者
好仁者故不可加善若知恶憎于不仁者其人亦即是仁故云其为仁也 …… (第 28a 页)
加陵于己身也一云其其
于仁者也言恶不仁之人虽不好仁而能恶于不仁者不欲使不仁之人以非理加陵仁者之身也故 李充

不仁仁者之贼也奚不恶不仁哉恶其害仁也是以为惜仁人之笃者不使不仁人加乎仁者之身然后仁道
无适而不申 …… (第 28b 页)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疏(子曰至议
也 若欲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此则是无志之人故不足与共谋议于道也一云不可与其共行仁义也
李充
曰夫责形骸之内者则忘其形骸之外矣是以昔之有道者有为者乃使家人忘其贫王公忘其荣而况
于衣食也)
…… (第 29b 页)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也注
言君子之于天下无适无莫无所贪慕也唯义之所在
也疏(子曰至比也 范宁曰适莫犹厚薄也比亲也君子与人无有偏颇厚薄唯仁义是亲也)
子曰君子怀德注孔安国曰怀安也小人怀土注孔安
国曰重迁也君子怀刑注孔安国曰安于法也小人怀
惠注苞氏曰惠恩惠也疏(子曰至怀惠 云君子怀德者怀安也君子身之所安安
于有德之事云小人怀土者小人不贵于德唯安于乡土不期利害是以安之不能迁也一云君子者人君也
小人者民下也上之化下如风靡草君若化民安德则下民安其土所以不迁也故
李充
曰凡言君子者德足 …… (第 30a 页)
子之人安于法则也云小人怀惠者惠恩惠利人也小人不安法唯知安利惠也又一云人君若安于刑
辟则民下怀利惠也故 李充
曰齐之以刑则民惠利矣夫以刑制物者刑胜则民离以利望上者利极则生叛
也 注孔安国曰重迁也 重犹难也以迁徙 …… (第 30b 页)
  子曰古之者言之不妄出也耻躬之不逮也注苞氏曰
古人之言不妄出口者为耻其身行之将不及也疏(子曰
至逮也 躬身也逮及也古人不轻出言者耻身行之不能及也故子路不宿诺也故
李充
曰夫轻诺者必寡
信多易者必多难是以古人难之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注孔安国曰俱不得中也奢则
(第 35a 页)
其不知解也云何如也者子张问孔子令尹行如此是谓何人也云子曰忠矣者孔子荅
言临代以旧告新此是为臣之忠者也 李充
曰进无喜色退无怨色公家之事知无不为忠臣之至也云曰仁
矣乎者子张又问孔子如子文之行可得谓为仁不乎云曰未 (第 14b 页)
知焉得仁者孔子荅曰唯闻其忠未知其何由
得为仁也 李充
曰子玉之败子文之举举以败国不可谓智也贼夫人之子不可谓仁侃案李谓为不智不及 …… (第 14b 页)
之心无借之诚文子疾时恶之笃弃马而逝三去乱邦坐不暇宁忠信有馀而仁犹未足
唯颜氏之子体仁无违其亚圣之目乎 李充
曰违乱求治不污其身清矣而所之无可骤称其乱不如宁子之
能愚蘧生之可卷未可谓智也洁身而不济世未可谓仁也李 …… (第 15b 页)
仲由之志与也
云颜渊曰愿无伐善者有善而自称曰伐善也颜渊所愿愿已行善而不自称欲潜行而百姓日用而不知也 李充
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庄云无施劳者又愿不施劳役之事于天下也故铸剑戟为农器使子贡无施
其辨子路无厉其勇也 …… (第 19b 页)
  子曰人生也直注马融曰言人之所以生于世而自终
者以其正直之道也罔之生也幸而免注苞氏曰诬罔
正直之道而亦生是幸而免也疏(子曰至而免 云人生也直者言人得全
生居世者必由直行故也故
李充
曰人生之道唯其身直乎云罔之生也幸而免者罔谓为邪曲诬罔者也应
死而生曰幸生即由直若有诬罔之人亦得生世者 (第 32b 页)
是获幸而免死耳故 李充
曰失平生之道者则动之死地
矣必或免之善由于幸耳故君子无幸而有不幸小人有幸而无不幸也 注马融曰至道也  …… (第 32b 页)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注苞氏
曰学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笃好之者又不如乐之者
深也疏(子曰至乐之者 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者谓学者深浅也知之谓知学问有益者也好之谓
欲好学之以为好者也夫知有益而学之则不如欲学之以为好者也故
李充
曰虽知学之为益或有计而后
知学利在其中故不如好之者笃也云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者乐谓欢乐之也好有盈厌故不如 (第 33a 页)
性欢而乐之
如颜渊乐在其中也故 李充
曰好有盛衰不如乐之者深也)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第 33a 页)
仁者耶
若唯救仁者则非仁人堕井则仁人所不救乎荅曰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其虽恻隐济物若闻恶人堕井亦不
往也又 李充
曰欲极言仁设云救井为仁便当从不耶故夫子荅云何为其然也言何至如此是君子之人若
于道理宜尔身犹可亡故云可 …… (第 37b 页)
之者所以誓其言也蔡谟曰矢陈也尚书叙曰皋陶矢厥谋也春秋经曰公矢鱼于棠皆是也夫子为子路矢
陈天命非誓也 李充
曰男女之别国之大节圣明义教正内外者也而乃废常违礼见淫乱之妇人者必以权
道有由而然子路不悦固其宜也夫道 (第 38b 页)
又教
一切之人而不疲倦也云何有于我哉者言人无此诸行故天下责于我耳若世人皆有此三行则何复贵有
于我哉故 李充
曰言人若有此三行复何有贵于我乎斯劝学敦诲诱之辞也 注郑玄曰至之也 云人无
有是行者言天下人皆无此三行 …… (第 2a 页)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也注孔安国

曰孔子衰老不复梦见周公也明盛时梦见周公欲行
其道也疏(子曰至公也 夫圣人行教既须得德位兼并若不为人主则必为佐相圣而君相者周
公是也虽不九五而得制礼作乐道化流行孔子乃不敢期于天位亦犹愿放乎周公故年少之日恒存慕发
梦及至年齿衰朽非唯道教不行抑亦不复梦见所以知己德衰而发衰久矣即叹不梦之徵也然圣人悬照
本无俟梦想而云梦者同物而示衰故也故
李充
曰圣人无想何梦之有盖伤周德之日衰哀道教之不行故
寄慨于不梦发叹于凤鸟也 注孔安国曰至道也 即谓摄行天 …… (第 3a 页)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注孔安国曰叶公名诸
梁楚大夫食采于叶僭称公不对者未知所以荅也子
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
将至也云尔疏(叶公问至云尔 云叶公问孔子于子路者叶公楚臣也食采于叶楚僭称王
故臣称公自比诸侯也问子路以论孔子之事也但不知所问何事也云子路不对者所问之事当乖孔子之
德故子路不对之也故江熙曰叶公见夫子数应聘而不遇尚以其问近故不荅也
李充
曰凡观诸问圣师于
弟子者咨道也则称而近之诬德也必扬而抑之未有默然而不荅者也疑叶公问之必将欲致之为政子 …… (第 12a 页)
又年虽耆朽而信天
任命不知老之将至也言叶公问汝汝何不曰我有如此之德云尔以示之也然此诸语当是斥于叶公也
曰夫子乃抗论儒业大明其志使如此之徒绝望于觊觎不亦弘而广乎江熙曰叶公唯知执政之贵不识
天下后有胜远故欲 …… (第 12b 页)
语之何也荅曰发端曰言荅述曰语此云不语谓不诵荅耳非云不言也或通云怪力是一事乱神是一事
都不言此二事也故 李充
曰力不由理斯怪力也神不由正斯乱神也怪力乱神有兴于邪无益于教故不言 …… (第 13a 页)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注四者有形质可举以教也疏(子以
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为教恒用此四事为首故云子以四教也
李充
曰其典籍辞义谓之文孝悌恭睦谓之
行为人臣则忠与朋友交则信此四者教之所先也故以文发其蒙行以积其德忠以立 …… (第 15a 页)
是鸟之常人之将死
必宜出善言此则是人之常也若人临死而无善言则与鸟兽不异今我将临死故欲出善言以戒汝也故
曰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其慎终始在困不挠也禽兽之将死不遑择音唯吐窘急之声耳人若将死而
不思令终之言唯哀 …… (第 27a 页)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注学自外入至熟乃可长久
如不及犹恐失之耳疏(子曰至失之 言学之为法急务取得恒如追前人欲取必及
故云如不及也又学若有所得则战战持之犹如人执物恒恐去失当录之为意也
李充
曰学有交劳而无交
利自非天然好乐者则易为懈矣故如惧不及犹恐失之况可怠乎缪协称中正曰学自外来非夫内足恒 …… (第 34a 页)
  子曰禹吾无閒然矣注孔安国曰孔子推禹功德之盛
言已不能复閒厕其閒也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注马
融曰菲薄也致孝乎鬼神祭祀丰洁也恶衣服而致美
乎黻冕注孔安国曰损其常服以盛祭服也卑宫室而
尽力乎沟洫注苞氏曰方里为井井閒有沟沟广深四

尺十里为城城閒有洫洫广深八尺也禹吾无閒然矣
(子曰至然矣 此美禹也云禹吾无閒然矣者閒犹非覸也孔子美禹之德美盛而我不知何以厝于非
覸矣郭象曰舜禹相承虽三圣故一尧耳天下化成则功美渐去其所因循常事而已故史籍无所称仲尼不
能閒故曰禹吾无閒然矣
李充
曰夫圣德纯粹无往不备故尧有则天之号舜称无为而治又曰巍巍乎舜禹
之有天下而弗与焉斯则美圣之极名穷理之高 (第 38a 页)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注知者知意之知也言知者

言未必尽也今我诚尽也有鄙夫来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注孔安国曰有鄙夫来问于我其
意空空然我则发事之终始两端以语之竭尽所知不
为有爱也疏(子曰至竭焉 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者知谓有私意于其间之知也圣人体道为
度无有用意之知故先问弟子云吾有知乎哉也又云无知也明已不有知知之意也即是无意也云有鄙夫
来问于我空空如也者此举无知而诚尽之事也鄙夫鄙劣之夫也空空无识也言有鄙夫来问我而心抱空虚如也云我叩其两
端而竭焉者两端事之终始也言虽复鄙夫而心虚空来问于我我亦无隐不以用知处之故即为其发事终始竭尽我诚也即是
无必也故
李充
云日月照临不为愚智易光圣人善诱不为贤鄙异教虽复鄙夫寡识而率其疑诚咨疑于圣必示之 …… (第 7b 页)
之故不厌细者也云食饐而餲者饐谓饮食经久而腐臭也餲谓经久而味恶也如乾鱼乾肉久而味
恶也尔雅云食饐谓之餲 李充
注云皆饮食坏败之名也云鱼馁者馁谓鱼臭坏也鱼败而馁馁然也云而肉
败者肉臭坏也尔雅云肉谓之败鱼谓之馁李巡 (第 31a 页)
  子畏于匡颜渊后注孔安国曰言与孔子相失故在后

也子曰吾以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注苞氏曰言
夫子在已无所敢死也疏(子畏至敢死 云子畏于匡颜渊后者犹是前被匡人误围
时颜渊与孔子俱为匡围孔子先得出还至家而颜渊后乃得出还至也云子曰吾以汝为死矣者渊后至而
孔子云汝不还我言汝当死于匡难中云曰子在回何敢死者颜渊之答其有以也夫圣贤影响如天降时雨
山泽必先为出云孔子既在世则颜回理不得死死则孔道便绝故渊死而孔云天丧子也庾翼云颜子未能
尽穷理之妙妙有不尽则不可以涉险津理有未穷则不可以冒屯路故贤不遭圣运否则必隐圣不值贤微
言不显是以夫子因畏匡而发问颜子体其旨而仰酬称入室为指南启门徒以出处岂非圣贤之诚言互相
与为起予者也
李充
云圣无虚虑之悔贤无失理之患而斯言何兴乎将以世道交丧利义相蒙或殉名以轻 …… (第 15a 页)
而云吾与点也言我志
与点同也所以与同者当时道消世乱驰竞者众故诸弟子皆以仕进为心唯点独识时变故与之也故 李充
云善其能乐道知时逍遥游咏之至也夫人各有能性各有尚鲜能舍其所长而为其所短彼三子者之云诚
可各言其志矣然 …… (第 21b 页)
也而自古迄今未有一国无信而国安立者今推其二事有死自古而有无信国立自古而无今
宁从其有者故我云去食也故 李充
云朝闻道夕死孔子之所贵舍生取义孟轲之所尚自古有不亡之道而
无有不死之人故有杀身非丧已苟存非不亡己也)
…… (第 28b 页)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而正孰
敢不正注郑玄曰季康子鲁上卿诸臣之帅也疏(季康子问
至不正 云季康子问政于孔子者亦问为政之法于孔子也云孔子对曰政者正也者解字训以荅之也言

所以谓治官为政者政训中正之正也云子帅而正孰敢不正者又解政所以训正之义也言民之从上如影
随身表若君上自率己身为正之事则民下谁敢不正者耶
李充
云我好静而民自正也 注郑玄曰至帅也
 帅犹先也既为上卿故为同朝诸臣之先也)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 (第 34a 页)
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
不窃注孔安国曰欲多情欲也言民化于上不从其所
令从其所好也疏(季康子患至不窃 云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者患国内多偷盗故问于
孔子求除盗之法也云孔子对云云者孔子荅多盗之由也子指季康子也窃犹盗也言民所以为盗者由汝
贪欲不厌故民从汝而为盗耳若汝心苟无欲假令重赏于民令民为盗则民亦不为也是从汝故也
李充
(第 34a 页)
义云云者君上若裁断得宜则民下皆服义者宜也云上好信云云者君上若好信则民下有敬不复欺故相
与皆尽于情理也 李充
曰用情犹尽忠也行礼不以求敬而民自敬好义不以服民而民自服施信不以结心
而民自尽信言民之从上犹影之随形也 …… (第 5a 页)
云云者夫发语端也是者此也负子以器曰襁言君上若好
行上三事夫得如此四方之民大小归化故并器负其子而来至也 李充
曰负子以器言化之所感不召而自
来云焉用稼者焉犹何也行此三事而四方自归则何用学稼乎 (第 5a 页)
李充
曰余谓樊迟虽非入室之流然亦从游 …… (第 5a 页)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注孔安
国曰有耻有所不为也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注
郑玄曰行必果所欲行必敢为之硁硁者小人之貌也

抑亦其次言可以为次也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
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注郑玄曰噫心不平之声也筲竹
器容斗二升者也算数也疏(子贡问至算也 云子贡问云云者谓问在朝为士之
法是卿大夫可知也云子曰行已有耻者荅士行也言自行已身恒有可耻之事故不为也
李充
曰居正情者
当迟退必无者其唯有耻乎是以当其宜行则耻已之不及及其宜止则耻已之不免为人臣则耻其君不如
尧 …… (第 13b 页)
明亦贵其同耻义苟孝悌之先者也
云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者君号令出使于四方之国则必使称当不使君命之见凌辱也故 李充
曰古之良使
者受命不受辞事有权宜则与时消息排患释难解纷挫锐者可谓良也云可谓士矣者能有耻及不辱二事 …… (第 13b 页)
必行信果守志不回如小人也云抑亦可以为次矣者抑语助也凡事欲强使相关亦多云抑也言此
小行亦强可为士之次也 李充
曰言可覆而行必成虽为小器取其能有所立缪协曰果成也言必合乎信行
必期诸成君子之体其业大哉虽行硁硁小器而 …… (第 14a 页)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注德不可以忆中故必有言也有

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疏(子曰至有仁
云子曰云云者既有德则其言语必中故必有言也云有言者不必有德者人必多言故不必有德也殷仲堪
曰修理蹈道德之义也由德有言言则末矣末可矫而本无假故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也
李充

甘辞利口似是而非者佞巧之言也敷陈成败合连纵横者说客之言也凌誇之谈多方论者辩士之言也德
音高合发为 (第 21a 页)
明训声满天下若出全者有德之言也故有德必有言有言不必有德也云仁者必有勇者杀身
成仁故必有勇也云勇者不必有仁者暴虎凭河不必有仁也殷仲堪曰诚爱无私仁之理也见危授命若身
手之相救焉存道忘生斯为仁矣若夫强以肆武勇以胜物陵超在于要利轻死元非以为仁故云仁者必有
勇勇者不必有仁 李充
曰陆行而不避虎兕者猎夫之勇也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锋刃交于前视死 …… (第 21a 页)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注孔安国曰言人
有所爱必欲劳来之有所忠必欲教诲之也疏(子曰至诲乎
云爱之能勿劳乎者爱慕也凡人在志在心见形于外也既有心爱慕此人学问之道不无劳赖之辞也云
忠焉能勿诲乎者忠者尽中心也诲教也有人尽中心来者不无教诲之辞
李充
曰爱志不能不劳心尽忠不
能不教诲)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注孔安国曰裨谌郑大夫名也
谋于野则获谋于 …… (第 23b 页)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己无能也注王肃曰徒患己
之无能也疏(子曰至能也 言不患人之不知我之有才能也正患无才能以与人知耳)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注孔安国
曰先觉人情者是宁能为贤乎或时反怨人也疏(子曰至贤
乎 云不逆诈者逆者迎也君子含弘接纳不得逆欺物以诈伪也
李充
曰物有似真而伪亦有似伪而真者
信僭则惧及伪人诈滥则惧及真人宁信诈则为教之道弘也云不忆不信者亿亿必也事 (第 39b 页)
必须验不得亿必
悬期人之不信 李充
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然闲邪存诚不在善察若见失信于前必亿其无信于后则容
长之风亏而改过之路塞矣亿音忆云 (第 39b 页)
抑亦云云者言若逆诈及亿不信者此乃是先少觉人情者耳宁可谓
是为贤者之行乎 李充
曰夫至觉忘觉不为觉以求先觉先觉虽觉同逆诈之不觉也颜特进曰能无此者虽
未穷明理而抑亦先觉之次也 注孔安 (第 39b 页)
  子曰不曰如之何注孔安国曰不曰如之何者犹言不

曰柰是何也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己矣注孔安国
曰如之何者言祸难已成吾亦无如之何也疏(子曰至已矣
云不曰如之何者不曰犹不谓也如之何谓事卒至非己力势可柰何者也言人生常当思虑卒有不可如何
之事逆而防之不使有起若无虑而事歘起是不曰如之何事也
李充
曰谋之于其未兆治之于其未乱何当
至于临难而方曰如之何也云如之云云者若不先虑而如之何之事非唯凡人不能柰 …… (第 9b 页)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注苞氏曰有言者不必有德故
不可以言举人也不以人废言疏(子曰至废言 云子曰云云者举人必须
知其德行不可听言而荐举之故君子不为也云不以人废言者言又不可以彼人之卑贱而废其美言而不
用也故
李充
曰询于刍薨不耻下问也) …… (第 11a 页)
  子曰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注苞氏曰智
能及治其官而仁不能守虽得之必失之也智及之仁

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注苞氏曰不严以临之
则民不敬从其上也智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
不以礼未善也注王肃曰动必以礼然后善也疏(子曰至善
也 云子曰云云者谓人有智识得及为官位者故云智及之也虽谋智能及不及能用仁守官位故云仁不
能守之也此皆谓中人不备德者也云虽得之必失之者禄位虽由智而得为之无仁以持守之必失禄位也
云智及云云者莅临也又言若虽能智及仁守若临民不用庄严则不为民所敬云智及云云者虽智及仁守
莅庄而动静必须礼以将之若动静不用礼则为未尽善也
李充
曰夫智及以得其失也荡仁守以静其失也
宽庄莅以威其失也猛故必须礼然后和之以礼制智则精而不荡以礼辅仁则温 …… (第 15a 页)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
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疏(孔子曰至思义 云君子
有九思者言君子所宜思之事其条有九也云视思明者一也若目瞻视万事不得孟浪唯思分明也云听思
聪者二也若耳听万理不得落漠唯思聪了也云色思温者三也若颜色平常不得严切唯思温和也李容曰
静容谓之和柔畅谓之温也云貌思恭者四也若容貌接物不得违逆唯思逊恭也
李充
曰动容谓之貌谦接
谓之恭也云言思忠者五也若有所言语不得虚伪唯思尽于忠心也云事思敬者六也凡行万事不得慠 (第 29b 页)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注苞氏曰言古
者民疾与今时异也古之狂也肆注苞氏曰肆极意敢
言之也今之狂也荡注孔安国曰荡无所据也古之矜
也廉注马融曰有廉隅也今之矜也忿戾注孔安国曰
恶理多怒也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疏(子曰至已
矣 古者民有三疾者古谓淳时也疾谓病也其事有三条在下文也今也或是之亡者今谓浇时也亡无也
言今之浇民无复三疾之事也江熙曰今之民无古者之疾而疾过之也古之狂也肆者一也古之狂者恒肆

意所为好在抵触以此为疾者也今之狂也荡者荡无所据也荡犹动也今之狂不复肆直而皆用意浇竞流
动也复无得据杖也古之矜也廉者二也矜庄也廉隅也古人自矜庄者好大有廉隅以此为疾也
李充
曰矜厉其行向廉洁也
今之矜也忿戾者今世之人自矜庄者不能廉隅而因之为忿戾怒物也 (第 14a 页)
李充
曰矜善上人物所以不与则反之者至矣故怒以戾
与忿激也古之愚也直者三也古之愚者不用其智不知俯仰病在直情径 …… (第 14a 页)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之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
使之闻之注孺悲鲁人也孔子不欲见故辞以疾为其
将命者不知己故歌令将命者悟所以令孺悲思也疏
(孺悲至闻之 孺悲欲见孔子者孺悲鲁人也使人召孔子欲与孔子相见也孔子辞之以疾者孔子不欲应
孺悲之召故辞云有疾不堪往也将命者出户者将命者谓孺悲所使之人也出户谓受孔子疾辞毕而出孔
子之户以去也云取瑟云云者孺悲使者去裁出户而孔子取瑟以歌欲使孺悲使者开之也所以然者若辞
唯有疾而不往恐孺悲问疾差又召已不止也故取瑟而歌使使者闻之知孔子辞疾非实疾以还白孺悲今
孺悲知故不来耳非为疾不来也
李充
曰孔子曰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不保其往所以不逆乎互乡也今不见 …… (第 15b 页)
失礼而予谓为然是不仁矣言不仁于万物又仁者施
与之名非奉上之称若予安稻锦癈此三年乃不孝之甚不得直云不仁 李充
曰子之于亲终身莫己而今不
过三年者示民有终也而予也何爱三年而云久乎余谓孔子目四科则宰我冠言语之先安有 …… (第 18b 页)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
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疏(子路曰至为盗云子路云云者子
路既有勇常言勇可崇尚故问于孔子君子之人常尚勇乎袁氏曰见世尚须勇故谓可尚乎子曰云云者孔
子荅曰君子唯所尚于义以为上也云君子云云者君子既尚义若无义必作乱也
李充
曰既称君子又谓职
为乱阶也若遇君亲失道国家昏乱其于赴患致命而不知居正顾义者则亦畏陷乎为乱而受不义之责 …… (第 19b 页)
  柳下惠为士师注孔安国曰士师典狱之官也三黜人
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注孔

安国曰苟直道以事人于所至之国俱当复三黜也枉
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疏(柳下惠至之邦 云柳下惠为士师者柳下惠
展禽也士师狱官也惠时为狱官也云三黜者黜退也惠为狱官无罪而三过被黜退也云人曰云云者人或
人也去谓更出国往他邦也或人见惠无罪而三被退逐故问之云子为何事而未可以去此乎欲令其去也
云曰直道云云者柳荅或人云己所以不去之意也言时人世皆邪曲而我独用直道直道事曲故无罪而三
黜耳若用直事不正非唯我国见黜假令至彼彼国复曲则亦当必复见黜故云焉往而不三黜也禽是三黜
故不假去也故
李充
曰举世丧乱不容正直以国观国何往不黜也云枉道云云者又对或人也枉曲也父母
邦谓禽旧居桑梓之国也言我若能舍 (第 23a 页)